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连载(2016-61)| 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架构校企合作联盟 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09月25日 15:00

一、联盟建设基本情况

2007年5月,经海宁市教育局批准,由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牵头成立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是由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机构本着平等的原则而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联合体。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联盟成员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利益共同点。通过多年发展,现有成员单位44家,使海宁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四大突破:在规模上有扩大,在形式上有突破,在内容上有拓展,在保障上有增强。

二、联盟办学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模型—架构校企合作联盟

为进一步创新区域校企合作机制和提升区域职业学校实力,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学校以协同创新理论为依据来设计海宁市校企合作联盟的架构。校企合作联盟由政府统筹协调,职业学校、6个工业功能区、6个行业协会和20家核心企业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方互赢”的理念而自愿结成的人才培养联合体。

校企合作联盟就是以联盟平台构建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利益互动,增强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力度,也就是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汇集多方力量、多种手段,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联盟的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校企合作联盟模型示意图

(二)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联盟的创建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教、学、做合一,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联盟探索了五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候鸟式”工学交替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园林绿化专业实行。联盟牵头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季节性特点安排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学生在企业生产旺季时离校,到工作岗位提升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淡季回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春季是育苗和树木移植旺季,深秋是树木修剪整形的最好季节,学校安排学生到一芝园林、虹越花卉等企业参加育苗和养护实践活动。

“工作站式”工学结合模式。该模式主要在汽修专业实行。联盟牵头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现有的经营场地、设施设备,建立学生校外实训工作站,分批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践。汽修专业在8家4S店设立二级维护工作站,承接业务,进行岗位实践。

“创业式”工学结合模式。该模式主要在电子商务、工美、皮革专业实行。学校引入企业文化,通过“引入创新教育、建立校内创业基地、设立创业扶持基金”三种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学校整合皮革、工美、电子商务等专业资源,建立产学研“教学特区”,建设立体裁剪室、设计创作室、服装CAD室、摄影棚、电子商务室等实训基地,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

“五联合订单”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在经编专业实行。联盟牵头学校与中国经编产业园区合作,“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助学、联合考核、联合就业”共同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教学中突出岗位要求,促进学生角色转换、教学场所转变、评价方式转变,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开通“学习+实习=就业”的“直通车”。

“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在财会专业实行。财会专业建设以“职业资格证书+岗位技能证书”为重点,构建 “课证融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至少取得会计从业或统计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种,计算机初级操作、珠算、小键盘录入、点钞、初级会计电算化等技能证书中的4种,从而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三)深化本土化课程改革

1.协同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要求,联盟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定“紧贴产业办专业,专业跟着市场转”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实用、会用、够用”为标准,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更新课程内容。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采用校企协同开发了内容本土化、教学项目化的校本教材23本,部分教材已正式出版。针对企业员工素养需要,开发了《口才与求职》《实用英语》《硬笔书法》《实用礼仪》《个人理财》等教材。

2.协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训和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培养。联盟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设备总值3015.78万元,生均8157元,建筑面积总计24308.08平方米,建有汽修、园林、会计、经编、皮革、物流、计算机、工美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23个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企业调研、行业专业指导,联盟学校逐步构建多样化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如:“班组式项目教学”,汽修、皮革等专业把班级分成3至4组,采用“山(项目)不转水(学生)转”的办法,一名实训指导教师固定指导一个项目,一组学生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后转到下一个,确保每位学生有动手的机会;“仿真教学”,会计专业模拟实训室设有出纳、会计、仓管、车间统计四个仿真岗位,学生轮岗仿真实训。经编工艺实训车间按生产流程设置工作岗位,学生上岗先模拟操作,后生产真实产品;“场景教学”,园林绿化实训基地设有绿化养护区、苗木培育区、大树移植区等场景,学生历经植物修剪、浇水施肥、嫁接育苗等实训,身临其境感悟成功;“导生制”,汽修专业选择优秀学生为“导生”,再由“导生”负责把项目技能教给其他学生,同时提升自身技能。

3.协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社会参与。

企业行业参与考核评价,学校变封闭式评价为开放式评价,建立学生自评与互评、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三结合”评价模式。如园林专业实行校企“双轨道”考核机制,一部分教学项目在学校里完成,由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一部分教学项目在企业里完成,由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

(四)做专师资——打造“蓝金领”师资队伍

通过联盟平台,学校组织教师下企业。实施“蓝领教师·金领职工”师资提升工程,打造一支能教会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有教师323名,“双师型”教师157名,占90.8%。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功勋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2名,省教坛新秀1名。学校坚持与企业紧密联系,企业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既壮大了师资队伍,又改善了队伍结构。

三、联盟取得的成果与创新

(一)创新了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联盟模型

新的联盟组织结构实现了由以往的点对点、面对面式松散型合作,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合作转变。在联盟运作中,政府统筹,职业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工业功能区协调企业关系和整合企业资源,行业协会预测行业人才需求和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企业提供实践资源,协同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价值链驱动机制。

(二)凸显了校企合作的本质属性——教育价值

联盟的创建,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建立了师生的学习成长机制,促进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凸显了职业教育价值。

做“特”模式。联盟根据“有素养、懂技能、敢创业”的育人目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层合作,教学做合一,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机融合,协同形成了“候鸟式”“工作站式”“创业式”“五联合订单式”“课证融合”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做“优”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协同创新“班组式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导生制”“先会后懂”等教学方法。

做“活”创业。2011年,学校整合各个专业、企业资源,校企协同创建产学研“教学特区”,面积4000平方米。以皮革专业为龙头,整合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自主招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制度,每年招收100名学生,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做“专”师资。校企协同实施“蓝领教师·金领职工”师训工程,专业教师到企业当员工,参加一线生产劳动,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能工巧匠”进学校当师傅,培训教学技能,搭建校企人才互通的立交桥。

(三)提升了校企合作的边际效应——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联盟建立了企业价值诱导机制,企业利用学校资源,降低了培训成本,利用学校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效益,尤其是学校“引企入校”举措的推行,进一步推动了该机制的发展。

2011年新建11000平方米的实训厂房,“筑巢引凤”引进知名企业宝龙汽修工厂,把校内实训基地升级为“前校后厂”。“招商引资”引进美晟经编针织工厂,把教学过程升级为生产过程。“穿针引线”引进中正会计事务所,把教室课堂升级为会计室,直接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