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连载(2016-60)| 青海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年09月20日 11:19

“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刘建明 罗国玺 蔡寿山青海西宁810006)

摘要:据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就业为目标的指导精神,以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教学团队通过深入企业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调研了汽车维修企业4S店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与一汽大众汽车等达成合作共识,与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共同研讨,创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一、背景介绍

青海省是资源大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欠发达地位,其中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青海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坚持“品牌连锁”“高效监管”“科技兴运”“人才强交”四大战略,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全省共有1595家汽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18469人,基本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的市场格局。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议》中特别提到要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指出要联合相关学校和组建职教集团。走集团化办学的路子,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为满足青海省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体现交通职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办学模式,由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在原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协议单位的基础上,重新遴选和增加校企、校校合作单位63家作为成员单位,2011年10月正式组建了“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迈出了青海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实质性一步,进一步延伸了校企共生共发展的连接点,搭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大型平台。对深化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永恒的话题,集团根据青海省行业、企业调研,针对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集团创新并实践“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二、实施过程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集团根据青海汽车产业建设与发展需要,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工学结合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打造实践技能精、岗位职业能力强、职业道德素养好的汽车运用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据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就业为目标的指导精神,以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通过深入西宁市汽车维修企业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调研了汽车维修企业“4S”店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与一汽大众汽车等汽车厂家(4S店)达成合作共识,与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共同研讨,创新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培养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段逐次递进,按 312教学组织模式实施教学。实现具有“5S” 管理理念、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的“会诊断、精维修、懂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推进方式学习“专业基本技能养成”等九个项目,集团将汽车维修基本操作技能、各车系规范操作与实际生产过程无缝衔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历的职业素养良好、基础知识扎实、维护操作规范、拆装技能熟练、综合故障诊断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

undefined

图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集团以建设丰田、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奇瑞四种品牌汽车TSD训练区(校中厂)为核心,以“专业基本技能养成”等9个项目引领为手段,实现学生能力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段逐次递进的培养目标(图2)。

undefined

图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示意图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3、1、2时间段组织教学。

2.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集团组建由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广泛征求各类汽车服务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针对职业能力中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本专业人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按“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流程,校企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推进、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以汽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加强课程体系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建设,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基本操作技能,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实的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熟练规范的汽车维护、拆装技能及综合故障诊断的能力。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成立职教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

借鉴国家高职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以青海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聘用职业教育专家和汽车维修行业专家、遴选汽车维修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骨干教师成立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审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确保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不断健全和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能,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专业建设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发挥职教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各自优势,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教师轮岗、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使专业建设委员会真正成为学院汽车工程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运行。

集团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通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海达汽车检测有限公司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有效探索企业“订单”培养实施办法。积极争取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校企共建丰田等汽车专门化培训学校——“校中厂”,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吸纳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充分体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按照相关车系技术特点和培训体系“订单”式专门化培养。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建设,集团制定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和实施细则。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

4.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研究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建立健全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探索“学院、系部、企业、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信息的收集、反馈机制,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院级教学督导处宏观指导下,组建由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成员构成的系级督导小组,以系级督导小组过程性监控为主,实行教学管理全程化、责权对等制度化、监控信息公开化、动态调控及时化的“四化”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实施项目考试考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企业第三方评价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办法,形成实用、客观及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效果考核与质量评价体系。

5.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为了适应“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丰田轿车TSD实训教程》等4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满足TSD训练区专项技能学习要求。

6.学生技能等级评价企业技术认证创新。

为了更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工作岗位对接,学生除获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三级(高级)”证书外,按照培养的相应车系维修技术方向,经企业实践后,毕业时考取相应车系“技术员一级”证书。

三、特色与创新

1.厂校深度融合,校企共育人才。

与职教集团成员企业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通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西宁康南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汽丰田)、青海广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丰田)、青海金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奇瑞汽车)等主流品牌车系企业达成合作共识,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讨、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选派技术人员承担授课任务,共同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2.特色教材引领,能力培养三段递进。

校企合作,由企业一线技术总监和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丰田汽车TSD实用教程》等特色教材,满足专项技能学习要求,引领能力培养三段递进。

3.首创技能等级认证多元制。

学生除考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或交通行业“汽车检验工”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外,“订单班”学生还需考取丰田技术员一级等相关车系资格证书。

四、服务能力与运行成效

1.运行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提高。

集团创新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启动探索研究,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试点,运行效果良好,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技能等级证通过率逐年提高(表1),考取相关企业技术认证(表2),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表1 学生考取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

undefined

表2学生考取丰田企业技术认证通过率

undefined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并探索“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312人才培养模式,集团成员企业广泛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被青海省教育厅评为2013年青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被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青海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