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连载(2016-57)| 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基于行业性向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与实践

2017年09月06日 15:54

摘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提高育人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时代赋予职教战线的神圣使命。基于行业性向,开展集团化办学,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行业性向;流域;市场共赢;文化共需

一、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概况

2011年11月,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省水利厅的组织协调下,经四川省水利厅发文,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由厅属主要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共建的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近年来,集团由原有的25家单位发展成为现在的87家。集团本着“共建平台、共育英才、共创未来”的理念,密切产业与学校的联系,加强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的关系,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集团立足国家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和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两个大局,紧扣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探索行业职业院校在构建中国特色职教体系中的实现路径,引领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取得新进展。

二、集团化办学的做法

(一)依靠行业领导,强化集团指导

1.组织领导

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上设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担任委员会主任,由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常务副厅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厅人事处负责人进入集团秘书处,全程参与和指导集团工作。

2.政策支持

将集团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发展纳入《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和《蜀水文化建设纲要》。

2014年四川省水利厅印发了《四川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川水函〔2014〕1232号),从机制和政策层面上,明确规定集团内“政、行、企、校”各方的职责、义务和要求,以文件的形式使政府、行业、企业共同促进四川省水利人才培养的举措落到实处。

省水利厅出台《中共四川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组建“四川省蜀水文化研究培训基地”的批复》(川水直党〔2013〕33号)《关于设立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川水函〔2014〕1314号)《关于同意建立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的批复》(川水人事〔2014〕1317号),强力支持集团牵头学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四川省水利学会等行业协会也出台《四川省水利学会关于成立‘四川省水利学会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分会’的批复》(川水学会〔2012〕2号)《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关于成立‘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分会’的批复》(川水电学〔2012〕03号)和《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关于同意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换届及第七届组成人员的的批复》(川水电学〔2013〕32号),助力集团牵头学院深化校企合作。

2014年,四川省水利厅人事处《关于水利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有关资格条件的补充说明》中明确参与集团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在职称评定时给予倾斜。

(二)集团开好“两会”,成员单位联袂唱戏

1.集团会就是“订单”会

在省水利厅的指导支持下,集团定期召开集团工作会。会场上,行业企业根据需求,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职工培训等方面,与院校沟通洽谈,合作项目接踵而至:水利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水利科学院和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科研实验平台;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三总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成立首支大学生应急抢险突击队;西安理工大学先后捐赠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套岩土及地下结构仿真计算软件,价值100万元,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和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共建国内一流岩土及地下结构仿真计算实训中心;中海达公司向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捐赠了价值55万元的测绘仪器设备,共建开放性实验室等;院校在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管理处在灌区共建“坝头课堂”,有近300平方米的教学教室,可以开展现场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与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分院,依托开工建设的项目,让教师到工地进行顶岗锻炼,让学生到工地进行工学交替。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与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形成“大修顶岗”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与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深度合作,形成“岁修顶岗”模式。与大唐电力、丹巴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展“大唐班”“丹巴班”等定制班。

全省水利系统的站所长培训、四川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项目管理培训、四川省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培训、蜀水文化专题培训、灌区水政执法人员培训、专家工作室、技能鉴定、省水利厅系统青年足球邀请赛和省水利厅直属单位男子篮球赛等项目也落地集团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搭建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和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力推动了四川省水利职业教育在集团化办学、特色办学、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研讨会就是“成果会”

集团每年将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等主题举行研讨会,鼓励集团内各成员或单位间“无界化”地开展科研教改课题申报、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推广等活动。要求集团成员单位参与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参与育人过程。几年间,形成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培养高素质基层水利人才,服务‘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调研报告》《四川水利行业校企合作需求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供行业参考,做法受到省水利厅、水利部的肯定。行企校共联合申报各类项目127项,合作项目获得专利9项;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59项,技术服务到款额1348.99万元。

同时,促成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首个高校考点在集团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挂牌、四川省水利学会在学院设立分会等。

(三)依托集团牵头单位,建立高端基地

1.建立水利人才基地,搭行业人员终身学习平台

2014年,四川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的批复》(川水人事〔2014〕1317号)。在批复中,省水利厅要求学院要面向全省水利系统,特别是水利基层单位,持续推进四川省水利系统大规模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水利职业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深化水利重大改革,服务“两个跨越”和“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提供有力保障。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水利水电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单位、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行业职工继续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集团成员单位开展岗位培训,年培训各级各类人员5500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9114人次。

2.建立蜀水文化研究培训基地,强化水文化教育

2012年年初四川省编制完成《蜀水文化建设纲要》,文件明确提出“努力把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蜀水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2013年12月10日水利厅机关党委下文批准成立“四川省蜀水文化研究培训基地”,2014年1月8日基地正式在集团牵头学院挂牌。这是四川省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水文化的机构。

基地建立以来,以历史文化为源头,感恩文化为脉络,行业文化为基础,企业文化为核心,积极联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水利局等,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水文化专家到校作高端学术报告会,目前已成功举办《蜀水文化透视》《丁宝桢与都江堰》《都江堰工程的文化内涵》《修德修堰》《水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八卦与防洪堤》等专题学术报告会9场。组织业内专家学者挖掘整理行业文化与历史文化,成功编撰28万余字的《蜀水文化概览》,成为四川省水利职教集团各单位的水文化培训教材和各学校开设水利史选修课的教材。成功组织开展四川省首期蜀水文化专题培训班、水文化书画展等活动。

3.建立系列创作培训基地,强化综合素养

2012年以来,四川省文联、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即已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了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培训基地和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挂牌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书法创作基地等八大基地。利用这八大基地,举办了“蜀水杯”全国水利摄影大赛、“东风杯”书画邀请展、“白蛇传”京剧文化进校园、传统川剧进校园、“摄影作品赏析及当今摄影趋势与潮流”专题讲座等高雅高端的活动数10场,受众的集团成员单位职工、学生5万余人。

4.建立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强化核心价值观

2014年,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四川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正式挂牌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这一教育基地,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开展党史专题讲座、党史教育入课堂、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

同时,集团共同举办新年音乐会、全省水利行业篮球赛、足球邀请赛及四川省高校网球巡回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受众人数达20万人次。

(四)多元服务合作,促进合作共赢

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培训及技能鉴定、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深度实践了校企合作,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惠及集团成员单位中的院校5所,10个重点专业,辐射带动45个相关专业,学生5万余人;共同开发网络课程77门,制定课程标准约93个,校企合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12个,建成优质核心课程23门,共同开发教材126门(其中,重点专业开发教材56门)。

尤其是集团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连续承担的水利部西藏农村水电技术培训工作受到水利部领导肯定,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批示:“技术培训精心安排,成效明显,是农电援藏的有效方式,值得继续开展。”部长陈雷批示“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集团牵头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也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教师互派互换和新教师培养,联合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科技研发等。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对接企业管理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三、特色与创新

(一)四方联动合作办学,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经过集团努力,让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省水利学会、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参与水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利益均衡机制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育人全过程。3年来,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59项,技术服务到款额1348.99万元,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4825万元。用利益分享的市场共赢机制,明确“购买服务”,使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探索了“基于产业、基于流域、基于文化、基于网络” 的集团化办学新途径,优化了开放办学环境,丰富了集团化办学理念,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行业主导,‘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

(二)文化育人立德强能,共育“双高”人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校企合作,深度产教融合。紧紧围绕搭建的中共党史教育,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水为师、格物致知、勤于职守、泽被万代”的李冰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多元嵌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综合文化素养,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

通过搭建实践育人中心和文化育人中心,协同共育具有行业背景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技能、素质”“两条腿”走路。

秉承和创新“师徒传承”培养模式,主动对接,积极作为,让学生、员工在校企双重文化的熏陶下,手把手接受技艺传授,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