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连载(2016-76)| 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 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

2017年12月01日 10:13

摘要:2010年1月,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肥城市职业中专)牵头组建了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集团成立6年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机电行业、产业,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肥城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集团成立时间;组织成员;运行机制

2010年1月,集团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为名誉理事长,以市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教育中心校)校长为理事长的理事会。

运行机制

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是理事会领导下的各成员单位参与的产教联合体。为了促进集团规范和有效运行,集团建立了工作章程,形成了“一会一处”的组织机构,成立了集团理事会和集团秘书处。2010年初,秘书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前往青岛、烟台等地进行了考察,对职教集团的机构设置、秘书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以及各职教集团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学习和调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会一活动”的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理事工作会,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布置下一年的工作,每年重点安排一次主要活动,以此来加强集团内成员间的联系,深化集团内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1.办学模式。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学校为主体,以合作项目和专业建设为纽带,构建产学研写作机制,使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双赢,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带动学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学校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集团内企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合格人才。几年来,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接收学生和青年教师顶岗实习,安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进一步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人才标准。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了解学校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及发展情况,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由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策划组织,通过“听、看、问、谈”等方式,分别对集团内企业开展了广泛调研。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集团秘书处每年都组成调研小组,分别对8家集团内企业成员单位进行调研。这些调研为进一步引导学校科学设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快机电专业教育与行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发挥集团优势,探索“订单”培养。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状,集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积极推进“订单培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每个“订单”班都是学校与企业单位共同选拔学生,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学校为企业提供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使企业获得发展至为重要的优质人才资源,从而降低企业培训人才的成本;企业为学校提供行业先进的实训设备、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优质的学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企业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实现了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三方“共赢”。

(3)整合校企资源,实现“人才共育”。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所倡导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接产业,资源共享”的办学要求,学校和企业开展了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将实训基地设在了生产车间,使学生专业实习在企业完成学生的实训地点就是企业的生产车间,以企业产品的生产任务为实训课题,采用的技术是企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紧密对接。目前,学校在每个企业都建有实训基地,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过去五年,集团内各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据统计,近五年集团企业每年安排学生实习和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达720余人,接收毕业生就业460余人,安排青年教师下厂实践329人次。

三、教学改革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完善集团的组织,搭建集团内的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快集团化合作办学的步伐。2012年肥城市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肥城市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咨询和建议,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机电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指导和推进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实现校企合作发展。

一是推进课程改革。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国家和山东省2013年最新颁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结合学校实际,在历经数次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研讨会,完成了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分析,确立机电专业的核心技能。在企业专家和学校机电专业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了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师资配备标准、技能实训室建设标准,构建了以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范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先后开发出了《电工技术与技能》《PLC应用》《数控加工中心实训教程》等校本教材,大大增强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

二是举办校企论坛,建立联合培养、积极交流、产教结合机制。通过校企互动对话,就新形势下机电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通过专题对话、校企座谈、合作签约等活动形式,探讨了机电技术产业与职业教育院校的有效对接,为共赢发展建立了有效机制。同时编辑《集团简报》,加强了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从2010年起,集团秘书处每年编辑两期《集团简报》,现已编辑11期。《集团简报》主要反映了集团成员单位的发展动态和校企合作的工作开展,从而加深了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三是开展企业专家进校园活动。集团企业定期选派机电方面的技师来到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展示、主题讲座、师生专业技能项目辅导等活动。他们大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或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水平高,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功底,对教育工作热情高,能保证完成相关专业课的教学、指导任务。他们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帮助提升专业技能档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专业技能人才。

四是专业教师下厂锻炼。学校每年都选派具备较强专业理论课教授和实习、实践课指导教师下厂锻炼。他们积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