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连载(2016-77)| 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适应苏南现代农业发展

2017年12月04日 08:12

摘要:本文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课程体系、立体化实训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阐述,形成了“政企买单、产教融合,定向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苏南地区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村需求不一致、农业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基层农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定向培养;新模式

一、背景介绍

近几年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做了相关调查,发现江苏苏南地区农业在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瓶颈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表现在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结构与现代农业相脱节;量体现在从事农业科技的人员总量偏少,缺乏农业科技人才。同时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素质、能力、知识与需求不相符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未能直接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出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等。

面对以上问题集团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林厅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集团内成员单位的合作下,有效地探索集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切实开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办学实践,认真研究集团合作办学的发展思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实施过程及特色创新

1.形成了校政结合、定向选拔、统筹就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2013年,集团与太仓市人民政府达成了合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意向,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太仓市政府出台了《太仓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5年)》。对委培方向、招生条件、考试录用、学费资助、就业待遇、履行服务、归口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

委培方向采取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全日制三年大专学历,进入农业类职业技术集团相关专业学习,为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等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招生条件具有太仓市户籍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本人自愿,承诺完成学业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

考试录用参加农业类职业技术集团提前自主招生考试,成绩达到相应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录取分数。委培生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签订《农业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及就业协议书》。

学费资助委培生学习期间的学费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承担,分两阶段支付,即:在校学习期间先期支付60%学费;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与相关村或合作农场签订用工合同后一次性补助余下40%学费。

就业待遇委培生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统一调配至各镇(区)所辖村或合作农场工作,与村或合作农场等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副职干部,并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履约服务委培生必须无条件服从用人单位的就业分配,工作第一年为见习期,考核合格后,续签聘用合同,最低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含见习期)。如因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年终考核不合格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关系,委培生自主择业,并退还50%受资助的学费。

归口管理委培生学历教育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协调。市财政预算安排职业农民培育资金,由市农委具体管理,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专款专用,委培生凭有效票据核报相应学费。

2013年—2015年,由集团和太仓市政府联合在太仓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宣传,经过学生报名、笔试、面试,并经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定,共有近两百名学生录取为集团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太仓市政府与这200名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了“定向培养与就业协议”书。

2.构建了“四段式、农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校政企合作共建农场,形成立体化实训体系。

太仓班学生由集团和太仓市人民政府联合培养,围绕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新型职业农民岗位技能,经过双方的多次探讨,集团与政府、企业共同确定“定向培养、分段教学、理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段:理实一体夯基础,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在集团内相关院校进行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第二段:学做结合练技能,主要安排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学生主要在集团的教学工场和集团内相关院校进行专业课程、专项技能、岗位技能的学习。

第三段:实战演练强能力,与第二段同期、交叉实施。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2~3周的时间在太仓市村镇基层、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和合作农场进行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实践等综合实践课的学习。

第四段:顶岗实习提水平,主要安排在第六学期。由集团联系、学生自主申请,安排部分学生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农场进行为期3个月内的农业生产与管理实践实习,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其余学生则由集团与太仓市人民政府联合派出经验丰富的一线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专题培训和顶岗实习。

undefined

图1 新型职业农民“四段式”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依托集团内成员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作物生产教学工场、植物保护实训中心以及集团和太仓市合建的合作农场,围绕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技能,设立项目、构建模块,实施由基本技能训练、生产性训练和综合适岗训练组成的梯度深化,直至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的立体化实训体系。

实训时段

实训内容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第一学期

(秋冬季)

文化课、专业基础课

1周

江苏省农博园、作物生产教学工场

专业教师、企业、行业专家

第二学期

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移栽

2.5周

太仓合作农场

方源集团农场

专业教师

农业技术人员

(春夏季)

暑期

村务管理或

农场管理

4.5周

农技站、农经站、村、合作农场

专业教师

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三学期(秋冬季)

拖拉机驾驶证

2.5周

集团农机实训中心

专业教师、

驾驶教练

第四学期

水稻插秧机、收割机

2.5周

集团农机实训中心

教师、实训基地技术人员

(春夏季)

暑期

夏作生产管理实践强化

4.5周

太仓合作农场、

基层农村

专业教师、

驾驶教练

第五学期(秋冬季)

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2.5周

合作农场、基层

农村、农业园区

专业教师、实训

基地技术人员

第六学期

定岗实训

13周

集团内涉农单位、合作 农场、基层农村、发达国家农场

专业教师、农委、企业、各实训基地技术人员

表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体系

3.创新职业农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岗位技能为出发点,集团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将新型职业农民知识与技能体系设计成四大模块:农业生产技术模块、农业装备技术模块、农业信息技术模块和农业管理技术模块,每个模块由3门课程构成。针对政府(企业)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农业管理技术模块中太仓班学习村务管理,而方源班(集团与方源集团合作开设的班级,方源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政府出资设立的、集农工贸为一体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集团)学习林木管理,同时也对部分课程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形成相对稳定又不断更新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

undefined

图2 新型职业农民“四模块”课程体系

4.培养了一支高水平、能为苏南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双师结构”队伍。

围绕“四段式、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三依托、三结合”双师培养模式:依托集团内示范实训基地,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增强教师的生产经营能力;依托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科技帮扶相结合,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依托集团与挂职锻炼相结合,增强科研开发能力。形成了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掌握岗位技术技能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集团在该方面拥有专任教师50多名,其中教授20多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28人(占56%),“双师”素质达92%,15人具有国外留学、研修经历,近60%的教师可承担“双语”教学。同时聘请了兼职教师26人,其中行业专家16人,能工巧匠10人。师资队伍总体水平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

三、服务能力与运行成效

1.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模式,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集团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模式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关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受到广泛好评。近几年以来,省内外同类学校及其他职教集团纷纷来校考察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自觉的推广。农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职高专网、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网、江苏经济报等多家媒体对集团的“政企买单、产教融合,定向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追踪报道,新模式解决了我国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村需求不一致、农业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基层农业人才待遇差、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2.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模式,破解了限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瓶颈问题,已在江苏省进行了推广应用。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破解这一难题。新型职业农民究竟如何培养,集团与太仓市政府已联手开始破题。2013年集团与太仓市政府合作,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开办了基于高职学历教育的“农业技术与管理班”(太仓班),招生55人,签订了“定向培养与就业协议”书,在学习期间,政府财政全额补贴学费,学生毕业后由太仓市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工作,实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定工干部副职。

2014年将“校政合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向企业推广,集团与江苏省方源集团达成“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意向,成立“方源班”,目前“太仓班”“方源班”在校生达到127人;2015年集团与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盐城市亭湖区政府达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协议,成立“栖霞班”“亭湖班”。

3.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示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依托集团服务“三农”的特色,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举办了全国新型农民培育培训、江苏省农技推广人才培训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工作。其中2015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第二期培训140人;大学生村官培训2期,累计培训200人;江苏省农机推广人才培训8期,其中种植类省级培训174人,省级园艺班培训64人;县级种植(园艺)班培训316人,省级畜牧班培训76人。

“政企买单、产教融合、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解决了农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专业招生难、就业难,基层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破解了限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瓶颈问题,将职业农民的培养与中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相结合,为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和农业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